長期以來,復擺鄂破機效率,一直是礦石生產者所關注的焦點,效率的意義包括兩方面:一、生產力的大小,二、能量利用率的高低。提升復擺鄂破機的生產力,是設備潛力挖掘的主要內容。為了進一步促進其有利于生產者的需要,眾多學者及工程技術人員對其進行了無數的研究,其具體操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1、懸掛高度。將正懸掛形式改為零懸掛,或者為負懸掛,以此增加大動顎下部水平位移,從而提高生產力。
2、改變復擺鄂破機支承形式。將正支承更換為負支承,這樣不但增加了動顎下部水平移動,同時還可以降低動顎下部的特性值,以此有效改善動顎下部的磨損。
3、復擺鄂破機結構優(yōu)化。對鄂破設備四桿結構進行優(yōu)化處理,令各桿件的匹配更加合理,并得到較佳輸出特性,從而完成提高生產力、降低動顎下部特性值的目標。
4、腔形優(yōu)化。選擇恰當的破碎腔曲線來獲取給料機排料的匹配,達到較高生產力。
以上各方面的改進,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復擺鄂破機性能指標,結合實際生產來看,僅僅對鄂破設備效率進行改進還是比較局限的,要想進一步促進設備的發(fā)展,我們需要從更多方面出發(fā),來完善復擺鄂破機的高效運轉。
上一篇:顎式破碎機的自動化操作
新聞資訊最新文章